脊髓损伤后,神经支配的膀胱内压升高,致使膀胱壁扩张,容量减小,膀胱粘膜充血、水肿和腺体萎缩,同时括约肌功能丧失,不能使膀胱排空。()
在脊髓损伤平面以下,出现排尿障碍。脊髓损伤后,对尿的控制能力降低,排尿时不能主动控制膀胱排空;若损伤平面以下无神经支配的膀胱,则表现为尿潴留和尿失禁。
排尿障碍一般先从排尿无力开始发展。由于脊髓损伤后使神经传导发生障碍,从而引起括约肌功能丧失或减弱。常表现为尿失禁、尿潴留、膀胱充盈后收缩力减弱和排尿费力等。
在脊髓损伤后的几周内,患者可出现尿失禁、尿滞留和排尿困难。由于脊髓神经传导异常及括约肌功能障碍,患者不能控制尿道的正常收缩和舒张,导致排尿障碍。
尿失禁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在脊髓损伤患者中发病率高,约有70%的患者出现尿失禁。
脊髓损伤后膀胱过度活动症和逼尿肌收缩功能障碍的机制还不清楚,由于脊髓损伤后的脊髓缺血,从而引起神经源性膀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