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幸孕姐
小李今年32岁,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头胎时是剖腹产,由于没有经验,产后恢复得特别慢,而且遭了不少罪,生二胎后,吸取了上次的教训,成功避开了很多“雷区”,产后恢复得也比较快,周边认识的朋友纷纷前来“取经”。小李整理出了4点经验,今天幸孕姐分享给大家。
经验分享1:术后使用沙袋
第一次剖腹产后,麻醉药效一过,稍微动一下伤口缝合处就特别痛,哪还有勇气去压沙袋呢,怀老二的时候,看到一位宝妈分享说,术后压沙袋能刺激子宫收缩,减少出血量,对伤口愈合和子宫的恢复极为有利,所以就忍着痛尝试了一下,就个人感受来说,压沙袋的6个小时内确实会让身体极度不适,但结束后发现疼痛感似乎减轻了,还能自己下地走动,而且手术伤口愈合比第一次快。
专家解读:一般情况下,剖腹产后要用沙袋压迫伤口6小时,其目的有二:女性怀孕后,子宫会撑大至孕前的好几倍,在生产后的1~2天内,子宫需要慢慢恢复,排除宫腔内的淤血,利用沙袋的重量挤压腹部,有助于刺激子宫收缩,帮助子宫迅速恢复至孕前大小;剖腹产手术从产妇肚皮到包裹胎儿的羊水膜,一共要切开七层,缝合过程中伤口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出血现象,术后用沙袋压迫腹部切口处,能让创口保持平整,减少伤口张力,从而降低渗血风险,加快伤口愈合。
经验分享2:术后及时排尿
第一次手术后,医生拔掉了导尿管,让尽早排尿,可因为伤口疼痛不敢起床,所以很少大小便,直到第二天下体突然一阵剧痛,医生检查后发现是因为憋尿引起的尿路感染,把我狠狠教训了一顿,有了前车之鉴,第二次生孩子后,乖乖地按照医生的嘱咐排尿,发现少受了不少罪。
专家解读:一般剖腹产手术后第二天,拔掉导尿管后的6~8小时内,产妇需要及时排尿,主要原因是,女性在妊娠期间,尤其是中后期,膀胱受到挤压导致黏膜充血、肌张力降低,生完孩子后,膀胱功能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恢复正常,如果产妇没有及时排尿使得膀胱胀大,容易引起尿潴留(膀胱内充满尿液而不能正常排出),进而出现尿路感染甚至是膀胱炎,因此产妇术后需要及时排尿。
经验分享3:术后忌大补
第一次剖腹产手术后,妈妈过来照顾我,说女人生完孩子耗了许多血气,要吃点有营养的东西才能补回来,所以每天各种汤汤水水伺候着,结果不仅造成了胃胀气,还让奶水堵塞在乳腺管下不来,找人按摩通乳时,那酸爽一辈子都记得。后来生第二个后,饮食比较清淡,倒是轻松了不少。
专家解读:剖腹产手术后6小时内禁止进食,两周内要避免油腻食物,最好选择清淡、易消化、高营养的食物进补,例如,鱼、瘦肉、豆制品、蔬菜等,主要是产妇术后肠胃功能尚未恢复,肠胃蠕动速度缓慢,如果摄入油腻食物,会加重肠胃负担,反而影响到营养的吸收,阻碍身体的恢复进程。
经验分享4:术后忌偷懒
第一次手术后,我很少下地走动,每天躺在床上,就怕伤口裂开,隔壁床的小姐妹跟我是同一天剖的,她经常在老公的搀扶下走动,与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最后明显恢复得比我快。所以第二次手术后,不敢偷懒了,每天下地活动一下,发现恶露排出速度比上次快多了。
专家解读:一般情况下,剖腹产第一天产妇可以在床上进行简单的肢体活动,例如抬胳膊、抬腿、坐起等,第二天拔掉导尿管后可以下地去卫生间排尿,第三天的时候可以适当地走动,这些活动能够加快恶露的排出,对子宫恢复大有裨益。此外,剖腹产后产妇体内的血流速度变缓,容易引发血栓,给生命健康埋下隐患,适当地运动可以加快血液循环,降低血栓发生率。(ly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