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脏属于实质性器官,位于腹膜后脊柱的两侧,左右各一,紧贴腹后壁。
左肾上极平第11胸椎,下端平第2腰椎,右肾上方与肝相邻,位置比左肾低半个到一个椎体,其上极平第12胸椎,下极平第3腰椎。
肾脏外形似蚕豆,色泽红褐,质地结实而柔软,上极较宽,下极稍窄,前面较后面略隆突,外缘弓状凸出,内缘中部凹陷。
凹陷处为肾门,供肾血管、输尿管、神经及淋巴管出入,其中以肾静脉在前、肾动脉居中、输尿管在后。
左肾较右肾略大,两肾的长度为11~12cm,宽度为5~6cm,厚度为3~4cm,重量为~g,女性较男性稍小。
肾脏的功能概述肾脏的生理功能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排泄功能:分泌尿液,排出代谢废物和毒物如尿素、肌酐、尿酸、肌酸等;如果肾脏受损,代谢废物和有毒物质不能排出,潴留体内,就会出现尿毒症。
2、调节功能:调节体内平衡,调节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如果肾脏功能发生病变,影响肾小球滤过的通透性,不能很好地将机体内多余水分和代谢物质排出体外,就会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出现浮肿、尿少、高血压、恶心呕吐、食欲下降、贫血等。
3、肾脏内分泌功能:肾脏能产生某些激素类的生理活性物质,如:通过分泌肾素、前列腺素来调节血压和水盐代谢,通过分泌促红细胞生成素参与人体造血功能,通过促进具有生物活性的维生素D3的分泌与调节钙磷代谢,维持骨骼的正常结构和功能。
尿毒症的危害
尿毒症是慢性肾功能不全发展到最终阶段而出现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体内聚集的毒素最常见的是尿素氮和肌酐,对除了肾脏以外其他的器官造成危害,例如以下几个方面:
1、心脏,可以造成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肌梗死等;
2、神经系统的病变,例如尿毒症脑病、谵妄、抽搐;
3、内分泌系统的病变,例如甲状腺功能的异常、内分泌生殖系统的异常、性功能下降、不孕不育等;
4、消化系统的表现,例如恶心、呕吐、消化不良、食欲不振;
5、对血液系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白细胞的功能下降,血小板的凝聚和释放功能受到影响,血色素低于正常值而出现贫血,所以尿毒症因为体内存在着大量的毒素,对机体的各个器官都可以造成危害。
尿毒症是怎么来的呢?
尿毒症的原因有很多种,不能简单地说是5个,常见病因如各种原发性肾病、尿路梗阻、代谢性疾病、免疫性疾病、肾毒性药物等。
1、各种原发性肾病:尿毒症可由各种原发性肾病引起,常见的如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先天性多囊肾等;
2、尿路梗阻:各种原因导致的尿路梗阻,导致尿液在肾脏内持续性堆积,当梗阻时间超过6周,即使解除梗阻,也会对肾脏造成不可逆性的损伤,患者可因此出现尿毒症;
3、代谢性疾病:由于体内代谢紊乱,各种代谢废物通过肾脏排泄,破坏肾小球,增加肾脏负担,比较常见的是糖尿病肾病和痛风性肾病导致的尿毒症。
对于糖尿病肾病来说,由于肾小球通透性增加,肾小球硬化,导致尿毒症,痛风导致尿毒症,可能由于尿酸增高,析出晶体阻塞肾单位、增加肾脏负担引起;
4、免疫性疾病:由于免疫介质的大量增加,破坏基底膜,导致肾小球病变,例如系统性红斑狼疮;
5、肾毒性药物:一部分本身具有原发病的病人,其所食用的药物本身便可损害肾功能,如链霉素、庆大霉素等。
医生提醒:如有2处发臭,晚上尽量坚持3不要
——2处发臭
尿毒症后,肾脏的功能几乎丧失,无法正常发挥其代谢作用,体内的垃圾和毒素没有办法排出体外,导致体内代谢废物堆积,比如尿素,这些有毒物质会通过呼吸道排出体外,导致口腔中有氨味,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口臭。
肾脏是尿液形成的主要场所,肾脏受损时,尿液也会受到影响,除了尿量的变化,还会出现尿痛、尿黄,并伴有强烈的刺鼻气味。
因为尿毒症,肾脏的排泄和重吸收功能严重受损,尿素氮水平需要显著升高,导致尿液中尿素氮浓度升高,并随着尿液排出产生强烈的刺激性氨味。
——3不要
经常熬夜会对心脑血管系统和主动脉系统造成不可逆的负担和影响,对肾脏也有很大影响,晚上十一点以后,肾脏会得到修复和恢复,熬夜会造成肾功能不全,影响肾功能的正常运行。
熬夜不仅会增加身体负担,还会损伤肾脏,容易导致肾脏代谢紊乱,诱发各种肾脏疾病。
长期高盐饮食,不仅会影响体内钠离子的组成,还会影响肾脏健康,高盐饮食是诱发糖尿病和影响肾功能的原因之一,而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对肾脏损害的典型表现。
高盐饮食会导致身体摄入过多的钠离子,无法完全吸收,一些钠离子通过肾脏排泄,增加了肾脏的代谢负担,久而久之导致肾小球病变,高盐饮食会导致慢性肾病。平时要注意减少盐的摄入,尤其是酱油等调料和零食中“隐性的盐”。
如果尿液长时间滞留在膀胱内,膀胱内压就会过高,在正常压力下,膀胱具有自我保护机制,可以吞噬细胞免受入侵。
当尿液增加时,膀胱的压力会增加,从而对膀胱内壁造成损伤,细菌会在膀胱自我保护能力下降时乘虚而入,引发膀胱炎,长期会带来尿毒症的风险。
憋尿时间过长可能会导致尿液回流到肾脏,从而损害肾功能,造成肾积水的危险。
你了解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