腺性膀胱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艾灸瘊子有神效,赶紧看看是怎么做到的 [复制链接]

1#

艾灸盛典:第八届国际灸法大会将在青岛召开

东晋成帝时,葛洪在广州罗浮山,与南海太守鲍靓之女鲍姑结为连理.双双在罗浮山炼丹。在那里,葛洪撰写了著名的《抱朴子》内外篇,鲍姑也因潜心研究艾草的药用功能而闻名于世,那是古话。

话说唐代贞元年问(公元~)的一个上元节,南海番禺(夸广州)开元寺百货杂陈.百戏竞演,欢庆佳节。当时已故监察御史崔向的儿子崔炜,将家产用尽,流落街头。这天无聊.信步到开元寺闲游,忽得一店主在酒店门口欧打一位衣衫褴褛的老婆子,拥挤的围观者无一人出面劝解。崔炜于心不忍.上前阻止,并问个究竟。原来那老婆子乞讨于此,被人拼倒,不慎打破了店堂门口的一只酒瓮,酒水流了一地,因而遭打。酒瓮价值千文,身无分文的崔炜毅然将身上的一件绸衫脱下作赔,解了老婆子之围。感激之泉,老婆子从怀中取出一根艾条,送给崔炜道:多谢公子为我排解,老婆子别无所能,只善于灸除瘊子(即寻常疣),今送上越井冈艾制成的艾条一根,遇病用之,瘊可速除”。

一天,崔炜借宿海光寺,见一老和尚耳朵上生一瘊子,忽想起所赠之艾条,就主动请求一试.手起瘊落,使得老和尚惊叹不已:“老僧患此多年,今日方为郎君治好,无以酬谢,只能报告一个讯息:这山下有位任姓富翁,也罹此疾,郎君若能前去,定会得到丰厚的报酬。”崔体行前,老僧为他备信一封。任翁见信,很是高兴,立即请他施灸,果然艾到瘊除。为了答谢治瘊之功,任翁奉上谢金十万。

崔炜早就听说鲍姑用越井冈所产之艾,制成艾条,效果最好,进悟老婆子乃鲍姑仙人所化。从此,崔炜用“鲍站艾”专治瘊疾,成为名家,愈者无算。后人有诗赞云:“越井冈头松柏老,越王台上生艾草;古墓多年无子孙,野人践踏成官道。”

艾,又名艾叶、艾蒿、冰台、医草、灸草等,属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高50—厘米,全株密被白色茸毛;茎直立,圆形;单叶,互生,叶片卵状三角形或椭圆形,羽状或浅裂;花序总状,顶生,花带红色;瘦果长圆形。花期7一l0月。生长于路旁、草地、荒野,我国东北部、北部.西部至南部都有分布。

艾的记载,最早见于《诗经·王风·采葛》:“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当时采艾是否供作药用虽不得而知,但后人认为艾的造字与医有关。“艾”从义”来,又意安定,谓本品可治理安定疾病,故名。艾叶在预防疾病方面与菖蒲相似,民间应用十分普遍,至今仍沿用不衰,如五月初五端午节,人们习惯在自家门窗上悬挂人形的艾束,或佩带虎形的艾制头饰,并饮艾酒、食艾糕,以辟邪祛*:“五月五日,四民并踏百草??采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祛*气”(《荆楚岁时记》),“艾虎钗头.菖蒲酒裹,旧约浑无据(《竹坡词》)。

艾以治病,其功大也,《孟子》载:“愈七年之,求三年之艾也。七年的久病.可以用三年的艾来浩疗,这足以引起人们对艾叶价值的重视。明代著名药学家李时珍的父亲李闻言,对艾也备加赞赏,曾著《蕲艾传》,可惜书已散往,该书载道:“(艾)产于山阳,采以端午,治病灸疾,功非小补。”艾作为药用,主要取其叶片。中医认为,艾叶性温,味苦、辛。功效:温经止血,散寒止痛,祛湿止痒,安胎。主治吐血,衄血,咯血,便血,崩漏,妊娠下血,胎动不安,月经不调,痛经,心腹冷痛,泄泻久痢,带下,湿疹,痈疡,疥癣。临床上,艾叶的用途可以分成两类,即外用和内服,其中外用又以火灸为著名。

艾叶的一个重要特性,就是燃点低,易于燃烧。相传古人把它用作取火的材料,如《博物记》载:削冰令圆,举而向日,以艾承其影,则得火。”即通过冰球对太阳光的聚焦,来点燃艾叶取火,因此,艾叶还有一个美丽的名称—球台。中医将艾叶取作灸材,正好利用了该药易燃的特性。我国最早记载艾叶药用的医著《五十二病方》中,录有两首艾灸治病的处方,看来,艾叶最早的用途火灸,而不是内服。用作灸材,艾叶的应用范围一般不受其功效的限制,几下无病不治。如《名医别录》就说它“主灸百病”在当今的中医针灸科中,艾条似乎成了治病救人不可或缺的药材。

艾叶充当灸材,其质量往往受产地的影响。在宋代,艾叶以河南汤阴优道所产的北艾(伏道艾)和浙江宁波及鄞县所产的海艾为好;宋以后至今,人们普遍认为艾叶以湖北蕲春产者(蕲艾)为佳,如《本草纲目》说:“(艾叶)自成化以来,则以蕲州者为胜,用充方物,天下重之,谓之蕲艾,相传他处艾灸酒坛不能透,蕲艾一灸则直透彻,为异也。有人对不同产地的艾叶燃烧放热量(比热值)为指标进行过比较研究,其结果与古书记载相吻合,即湖北蕲春产的艾叶燃烧放热量最高,热穿透力最强,因而治疗效果也最理想。日本学者小林和子研究发现,艾叶燃烧的主要成分是庚三十烷(C37H76),提取庚三十烷后的艾叶,其燃烧将发生困难;研究还发现,不同产地的艾叶,其所舍庚三十烷的比倒几乎无差异,只是鞣酸在优质艾叶中含量甚少,在劣质艾叶中的含量较多。该发现提示,鞣酸可能是决定艾叶燃烧指标的重要因素。

除外火灸,艾叶也可制成各种制剂或制品供作外用,以补内服朴汤药之不足,相传清朝光绪三十四年()年,御医就用蕲等药粉或搓软,以绫绢制成六寸宽的腰带紧系于睡间治疗光绪皇帝的腰胯疼痛。艾叶内服用途亦广,其在妇科病中的应用最引人注目,如早在汉代《金匮玉函要略方》一中就有治疗妇人下血不止腹中痛的胶艾汤;清代宫廷医寨处方统计也表明,艾叶出现的频率较高,主要也是用在妇科病上。现代研究发现,艾叶具有抗菌、增强网上内皮细胞的吞噬、平喘、抗过敏性体克、镇咳、祛痰、缩短凝血时间、利胆和兴奋子宫等作用。

临床应用:

1寻常疣、扁平疣

鲜艾外擦方:采新鲜艾叶,揉至出汗,在疣表面摩擦至皮肤微热或微红,但不要擦破皮肤,每日2次。

2臁疮

艾叶桃凤汤:艾叶60g,桃仁18g,风仙花15g,水煎外洗,每日1—2次。

3阴囊湿疹

艾叶汤:把鲜艾叶9g放在锅内,加水50Oml,煮沸,用脱脂棉或小块毛巾,浸入热药液,敷于阴囊;或艾叶粉:蕲艾叶适量,研成粉末,取少量吹入或蘸洗阴囊;或趁热洗熏阴囊,再以热毛巾敷于阴囊上。

4湿气两腿作痛

立患丹:艾叶60g,葱头1根(捣烂),生姜45g(捣烂)。上用布共为l包,蘸极热烧酒擦患处,以痛止为度。

5习惯性流产

艾叶蛋:陈艾叶60g,鸡蛋2个,先将艾叶煎汤去渣,取汤煮鸡蛋,鸡蛋煮熟后连蛋带汤1次服食。每月连服7剂,流产前1月开始服,轻者连服2—3个月,重者连服3—5个月。

6血寒型痛经

当归艾叶汤当归30g,艾叶15g,红糖60g,加水煎煮,熬取3碗,分3次温服。

7寒性泄泻

艾叶姜茶:艾叶6g、生姜2片,上药同煎去渣代茶饮。

8支气管炎

艾叶蒲鱼丸:艾叶,蒲公英、鲜鱼腥草各30g、共炒干研末,炼蜜为丸似梧桐子大,日服2攻.每次9g。

9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艾叶粉:蕲艾叶适量,研成粉末,取少量吹入或蘸搽耳内,每日2—3次。

10肠炎、急性尿道炎、膀胱炎

艾叶蓼车汤:艾叶、辣蓼各6g,车前48g。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各服1次.

行业热点

免费丨为艾灸行业免费发布行业供需、人才招聘信息

艾草丨寻找艾草守护人:保护野生艾草,为艾守护一方

教材丨灸疗师职业技能培训教程:艾灸学习必备书

图书丨中国灸法大全:全国艾灸师必备艾灸学习宝典

艾田丨从现在开始,你可以领养属于自己的艾草良田了

培训丨艾灸培训课程:十年老牌艾灸职业化培训机构

欢迎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