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疗白癜风手术哪家医院好 http://www.jk100f.com/baidianfengzixun/baidianfengjiankang/4574.html约翰.科菲是电影《绿里奇迹》的主人公,一个体型巨大令人生畏的黑人。因为涉嫌杀害两名幼女被判死刑,送到了专门关押死刑犯的冷山监狱E区。科菲爱憎分明且能力超凡,他治好了狱警保罗的膀胱炎、监狱长夫人的晚期脑瘤,惩罚了连环杀人凶手比利和仗势欺人的狱警柏西,最后走过绿色走廊坐上电椅,坦然接受了死刑。
《绿里奇迹》和《肖申克的救赎》都改编自美国小说家斯蒂芬.金的监狱小说。年由弗兰克.德拉邦特导演,影帝汤姆.汉克斯主演狱警保罗,三个小时的片长,风靡一时。
片中主人公科菲外貌笨拙看似吓人,实则温厚细腻、天真善良。他的到来,在那通往刑场的绿色走廊所在,创造了一系列奇迹。不但是救死扶伤,更以善恶分明、淳朴天真的感情,默默改变着监狱里每一个人的人生。
然而最终,他毅然走上了刑场,甘愿接受不应由他承受的死刑。为什么?为什么会这样?对此,一位网友说了一句很贴切很伤感的话:“天使曾来到人间,但是他失望地选择离开”。
他在众人眼中显得另类,积德行善做了无数的好事却得不到尊重。没能救活那对被比利小子杀害的小姐妹,也许是压倒骆驼的最后那颗稻草。痛苦使他觉得已无辩解的必要,他不想向愤怒的人们解释,也不想向自以为是的律师和法官解释,他就这样默默地承受一切。
真相,往往被人类的愚昧无知、自以为是所掩盖。当看到搜寻杀人凶手那群愤怒人群不问青红皂白,当看到本应匡护正义的律师和法院无所作为,当看到人类蒙昧无知善恶不分,当看到凶手利用小姐妹对彼此的爱杀害她们......科菲真是彻底失望了。有一天,他对狱警保罗流露真情说道:
因为我希望结束。真的,我累了。我不想再像雨中的孤雁,我不想再过没有朋友的日子,我希望有人能告诉我何去何从,或者为什么。我不想再看到人间的尔虞我诈,我厌倦了每天感到和听到的人类伤痛,太多了。它就像碎玻璃般无时无刻地刺痛着我的脑袋。你能理解吗?
帮助过许多人的科菲,就这样带着失望和无奈走了,留给我们的只有太多的遗憾和反思。六十四年以后,那个下令处死科菲的狱警保罗已经岁,他耿耿于怀扪心自问:“当我死了,我站在上帝面前等候审判,他问我为什么让他的奇迹死去,我该说什么,那是我的工作?”
天使曾经来过,但是他失望地选择离开。这是多么深重的悲剧啊!我们能够责怪“天使”做的不够多,信仰不坚定吗?
突然想起法国圣埃克苏佩里的《小王子》。这本年出版的小书,为什么能翻译成多种语言、发行两亿多册风靡至今?它仅仅是写给小孩子的书吗?
每一个大人以前都是小孩子,可是我们在人世间活着活着,渐渐就活成了自己小时候讨厌的那种大人。而小王子,还有约翰.科菲,却始终保持着对世界万事万物的那份直率、童真和善良。
小时候,我们天真无暇,充满好奇,充满梦想。可是总被大人教导要合群、随大流、要循规蹈矩、要圆滑听话、要为自己打算。大人这样做,多是出于善意,出于对孩子好。
可是我们有没有想到这样对小孩子人生成长可能带来的伤害?正如台湾许礼安先生所言,我们每一个人之所以值得生出来在人间,就因为你和其他所有人不一样!要欣赏自己的与众不同,尊重别人的个性差异,才能找到你自己的梦想、你与众不同的翅膀。
对梦想的追求,往往是小朋友快乐生活的源泉、健康成长的动力、以及自我肯定的基石。失去了发梦追梦的心,我们渐渐长大成人,于是我们失去了童真、失去了想象力、失去了好奇心,失去了对万事万物的亲近、温柔和善良。
历尽沧桑,仍然心若赤子,最是难得。不世故、不市侩、不小肚鸡肠,善良率性、乐于信任、见义勇为。就像小王子,就像约翰.科菲。
人是社会的动物,我们很难真正做到独立特行,我们需要得到肯定和认可。小时候渴望成绩优异,工作中期待表现突出,人际交往希冀别人赞赏。而这种社会大环境构成的无形约束,无疑会限制我们生命的地平线。
周保松先生在《小王子的领悟》中分析道,每个人其实面临三种选择。一种是与社会“和解”,无条件服从“游戏规则”,接受和忍受其种种后果。一种是遗世独立,活在世界之外,我行我素;这条路很难,不仅需要智慧和勇气,还要忍受无人理解的孤独。第三种是不逃离、不拒绝,勇敢走向社会,保持童心、认真活着、凭自己努力改变世界。
小王子就是第三种,他勇敢走向社会,保持童心,不忘初心,以一己之力影响和改变着周围的事物:狐狸因他而变、玫瑰因他而变、飞机师因他而变。科菲也是第三种,保持童心、爱憎分明,以一己之力影响和改变着周边的事物:监狱长夫妇、狱警保罗和柏西、狱中的杀人犯,无不因他而改变。
笔者想借用周保松评价小王子这段话来勉励能够阅读到这里的朋友,这也是欣赏《绿里奇迹》、感慨科菲赴死的内心呼唤:
我们千万不要小看个体在生活中点滴的努力对世界可能产生对影响,因为我们怎样生活,世界就会成为怎样——无论这种转变看似多么微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