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医疗纠纷事件,再次向公众发出了警示。巨额的医疗费用、紧张的医生与患者关系以及不良的社会风尚,导致了一场场荒唐的闹剧。
在下方的图片中,有几名实习生表示,当医闹事件严重时,老师会指示我们脱去白大褂,躲在昂贵的设备后面,谁的生命都是无价的。
我有许多朋友都是从事医疗行业的。医院里既有医生,也有护士,还有为病人提供服务的后勤工作人员。
下面我把她们的采访贴出来,给大家看看:朋友a:我在药店工作,有一天早上科长吃完饭来找我。我藏在一边吃早餐,这时一个病人看到了。
说了一句:“你们医生还需要吃早餐吗!”我吗?哦?哦?我早餐不吃,难道要饮露水吗?
朋友B:我是接待员。我的同事来了月经,跟他们说你们稍等一下,我去趟洗手间,马上回来……结果人家骂她,没看到队伍那么长吗,这时候去厕所?
我很生气,站起身问他,作为医护人员我们可以通过少饮水和少吃东西来减少上厕所的频率,但月经的情况怎么能憋呢?
我想问你,你是怎么忍住的?你家里没有妻子,没有女友,没有姐妹,但应该有妈妈吧?当女性来月经时,你问是否需要去洗手间……随后,喧闹的人群瞬间变得安静。
朋友C:我是一名护理人员。回想起以前过年的时光,忍到膀胱炎也不敢上厕所,现在想去就去。老师教导我们将病人视为亲人,但他们又把我们视为何种存在呢?
朋友D:我在手术室工作。中午用餐时,病人在外面大声喊道:“你们医生还要吃饭吗?”
我们刚刚忙完,正吃着冷饭,听到这个消息都惊呆了。医生是否也有可能是普通人,作为别人的孩子,或是其他人的父母呢?
朋友E:我是一名内科专科医生。我女儿对医学也非常感兴趣。我打算说服她成为法医,毕竟那样至少不会有医患冲突。
朋友f:我是一名外科专家。我们医生的孩子真不容易。
家里从未有过一次完整的聚餐,吃饭只给半个小时,常常还要接病人家属的电话询问病情,医院来电话催促。
觉得父母就像是虚构的人物,偶尔才会出现一阵。
我儿子上大学后丝毫不想念家,因为从小就对家里的味道并不熟悉,因此没有什么可以怀念的,他很快就适应了离开父母的生活。
朋友g:我从事急救护理工作。夜班急救结束时,恰好有一位病人来到。她对我说道,急诊怎么可能会有下班的情况呢?
笔者有话说:最初,医院的老师会建议在尽可能昂贵的仪器后面躲避。
后来才明白,在医闹发生严重事件时,并不一定会立刻有人出面制止。当有人破坏价值几百万甚至更贵的设备时,管理者或安保人员便会立即赶来检查并制止这一行为。
仅仅造成伤害的情况,界限不明确,赔偿问题模糊不清,医院甚至可能会对此事进行掩盖。
不过设备却有所不同。无论是几百万还是几千万的巨额损失,我们必定会追究到底。
我想解决医患矛盾最重要的有两方面:医务人员应当严格遵循和实践医疗法规,持续提升医疗服务的水平,在检查、诊断和治疗的各个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