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故事说中医、小故事大道理
孙思邈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大医学家。在他的《千金要方》一书中,有关于“葱管导尿”的记载。
一次,有一位病人,因为尿不出尿来,非常痛苦。
病人找到孙思邈,哀求道:
“大夫,您快救救我吧。我的肚子胀得非常难受,膀胱都要胀破了。”
孙思邈仔细打量了这个病人,见他的腹部好像一面鼓一样,高高隆起。病人弯着腰,双手捂着肚子,痛苦地呻吟着。
孙思邈很同情这个病人,努力寻找解决的办法。他分析道:
“尿流不出来了,大概是排尿口不通畅了。从目前的状况分析,膀胱里应该存了不少尿,仅仅靠吃药恐怕来不及了。必须想个立竿见影的办法才好。”
突然,他灵机一动,想到:“如果我想办法从尿道插一根管子,尿也许就能排出来了。”
想到这里,孙思邈决定试一试。
可是,他又转念一想:
“这尿道这么窄,要到哪里去找这种又细又软、能插进尿道的管子呢?”
正当他为难之时,无意间看见邻居家的孩子拿着一根葱管吹着玩.
孙思邈眼前一亮,自言自语道:
“有了,葱管细软而中空,这不正符合要求吗?我不妨用它来试试吧。”
于是,孙思邈找来一根细葱管,切下尖头,小心翼翼地插入病人的尿道。他又学着小孩的样子,鼓足两腮,用劲一吹。果然,病人的尿液从葱管里缓缓流出来了。
等到尿液流得差不多了,孙思邈便将葱管拔出来。病人立即感觉舒服多了,直起身来,连连道谢。
孙思邈用葱管当导尿管,比现代医学导尿术的出现要早好几千年,孙思邈真可谓世界上第一个发明导尿术的人。
导尿术,其实就是人们常说的下尿管,是目前临床上相对比较成熟也是应用比较广泛的技术之一,主要用于各种原因导致的尿潴留、留尿做细菌培养、准确记录尿量,了解少尿或无尿原因,测定残余尿量、膀胱容量及膀胱测压,注入造影剂,膀胱冲洗,探测尿道有无狭窄及盆腔器官术前准备等。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