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女士(化名)前一段时间经历了人生中最艰难的抉择。在几周前,她惊喜地发现自己怀孕了,这让她和爱人都喜出望外。她和爱人结婚多年,一直想要个孩子,但一直没有怀上,经过几年的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最终夫妻俩决定采用试管婴儿受孕。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经过了3个周期的人工受孕尝试以后,岳女士终于怀孕了,夫妻二人激动万分。
然而,正当这对准爸准妈沉浸在喜悦中时,一个消息宛如晴天霹雳击中了他们。原来,岳女士在孕6周例行产检时,B超发现了膀胱内有一肿瘤,医院,行膀胱镜检查发现膀胱内有一个直径1cm左右的肿瘤,活检病理检查提示膀胱癌。医生建议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此手术虽然是微创手术无需开刀,但手术需要腰麻完成,必然对于胎儿产生很大的影响。她心里犯起了嘀咕,如果不做手术,虽然暂时对胎儿没影响,但肿瘤经过近一年的进展,有可能生长得更大,浸润得更深,甚至出现转移,到时候再治疗就不容易了。但是如果做这个手术,接受了麻醉药物,会对这来之不易的胎儿产生巨大的影响,有可能孩子最终也保不住了。这该如何选择呢?医院,得到了相同的答案——需要腰麻下手术。
就在岳女士准备妥协放弃这个孩子的时候,她经人介绍医院泌尿外科找到满立波主任就诊。满主任在仔细考量后决定帮助她。经过泌尿外科全科医师详尽细致的讨论,大家一致决定于局麻下完成此手术,这样既能切除肿瘤,又对孩子影响极小,但这样的操作在国际上报道极少。
岳女士带着忐忑的心情进了手术室,医护人员使用自制的内镜下局麻穿刺针给她肿瘤周围注射了局麻药,没想到效果很好,切除肿瘤时岳女士并没有痛感,手术顺利完成。术后岳女士多次复查,未发现肿瘤复发,产检也提示孩子发育无异常,岳女士悬着的心逐渐放下了。最终,岳女士顺利产下孩子,产后复查肿瘤也未复发,此次局麻膀胱肿瘤电切术取得成功。
科普微课堂
膀胱癌是泌尿外科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仅次于前列腺癌。世界范围内,膀胱癌发病率居恶性肿瘤的第9位,在男性排第7位,女性排在第10位之后,死亡率居恶性肿瘤的第13位。血尿为膀胱癌最常见的症状,80%~90%的患者以间歇性、无痛性全程肉眼血尿为首发症状。
膀胱癌会出现哪些症状?
有些患者可表现为初始血尿或终末血尿,少数患者仅表现为镜下血尿。有些患者可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晚期患者可能表现为腰痛、尿潴留、体重减轻、营养不良、肾功能不全、腹痛或骨痛等。一部分患者是在体检或因其他疾病例行检查时偶然发现膀胱肿瘤。
如何诊断膀胱癌?
辅助检查包括尿细胞学检查、泌尿系超声检查、泌尿系增强CT检查、MRI及膀胱镜检查等,其中膀胱镜检查是诊断膀胱肿瘤最可靠的方法。通过膀胱镜检查可以明确膀胱肿瘤的数目、大小、形态、部位以及周围膀胱粘膜有无异常等情况,同时可以对肿瘤和可疑病变进行活检以明确诊断。
哪种类型的膀胱肿瘤可以进行电切手术?
根据肿瘤浸润深度,膀胱癌分为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及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其中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为表浅性膀胱癌,属于早期膀胱癌,占初发膀胱肿瘤的70%。对于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最常见也是最重要的诊断和治疗手段为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
电切手术安全吗?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为微创手术,无需开刀,经尿道外口置入膀胱镜,在直视下于膀胱内将肿瘤切除。本手术一般需要在腰麻或者全麻下进行。而腰麻或者全麻不但费用高,还可能对心肺及全身均有较大的影响,对孕妇患者还可能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对于单一较小的肿瘤,可以于局麻下进行手术,麻醉效果良好,且由于在肿瘤下注射了麻醉药,可以将肿瘤处膀胱粘膜加厚,使得电切更容易,发生穿孔的机率更低,从而使得电切手术更加安全。
医院泌尿外科已于局麻下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多例,其中,有像上文岳女士这样的孕妇合并膀胱肿瘤的病例;有因心肺脑等严重的基础疾病无法行腰麻或全麻的病例;也有因颈椎腰椎疾病无法行腰麻手术又不愿行全麻手术的病例。患者均手术顺利,在术中只感到尿道内插入膀胱镜的胀痛感,但真正电切手术过程中均感受不到疼痛,大大提升了患者的就医体验。
文丨泌尿外科徐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