腺性膀胱炎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超声如何诊断乳腺浸润性导管癌
TUhjnbcbe - 2021/12/16 18:50:00

浸润性导管癌曾有许多命名,包括硬癌、单纯癌和球形细胞癌等。浸润性导管癌的名称是由美国*事病理研究所提出,被以前WHO分类所采用。这一名称延续了传统的观念,认为浸润性导管癌来源于乳腺导管上皮,可以此来与来源于乳腺小叶的小叶癌相区分。

但目前的分类方法保留了“导管”一词,增加了“非特殊型”的特定词,以用来强调与特殊类型肿瘤区分。这一类肿瘤是乳腺癌最常见的类型,占全部乳腺癌的65%-75%,浸润性导管癌由异性的导管上皮发展而来,好发于中老年人,最常见的症状是乳腺无痛性肿块,当病情发展到一定程度可有不同程度的疼痛。那么,浸润性导管癌有哪些超声表现呢?由于此类肿瘤表现各异,此时,我们需要进行分开讲解。

首先,对于典型的浸润性导管癌,超声表现包括所有的乳腺恶性肿瘤特征,包括低回声实性肿块;边界不清、形态不规则;纵横比>1;伴有后方回声衰减;微钙化;肿瘤内部血流信号丰富,阻力指数(RI)常大于0.7,硬度较大;腋窝可伴有异常的淋巴结等。这一类肿瘤特征典型,因此超声不难进行诊断。

其次,不典型的浸润性导管癌表现为类圆形肿块,边界清晰,形态规则、血供不丰富,甚至无血流信号,后方回声增强,此时需要与良性肿瘤鉴别。

此外,对于非肿块型浸润性导管癌,超声表现为不均匀低回声区域,边界欠清,伴或不伴有血流信号,对于此类肿块的判断,超声存在误判或低估的现象。

为了更好的学习和理解浸润性导管癌的诊断,下面我们介绍三个病例。

患者一,女,51岁,因左乳肿块至我院检查,超声所见如下(图1-图4),超声表现为低回声团块,边界欠清,形态不规则,内部回声不均,可见囊性暗区,CDFI示实质部分可见较丰富血流信号,PW测及高阻动脉血流频谱,RI=0.78,硬度较大,剪切波速度8.32m/s。图1:超声见一低回声团块,边界尚清,形态不规则,内部回声不均,中央区可见囊性部分。图2:CDFI示实性部分见较丰富血流信号。图3:PW测及高阻动脉血流频谱,RI=0.78。图4:弹性超声示肿块硬度较大,剪切波速度8.32m/s。患者二,女,47岁,因体检右乳结节至我院复查,超声所见如下(图5-图6),超声表现为低回声结节,边界清晰,形态规则,内部回声尚均,CDFI见少量血流信号。

图5:超声于右乳见一低回声结节,边界清晰,形态规则,内部回声尚均。

图6:CDFI见少量血流信号患者三,女,63岁,因左侧乳腺癌行左乳全切术后三年至我院复查,超声于右乳见片状低回声区,边界欠清,形态欠规则(图7)。

图7:超声见片状低回声区,边界欠清,形态欠规则。

通过这三个病例的讲解,我们应该对浸润性导管癌有了一定的认识,对于典型的浸润性导管癌,不难进行诊断,但对于非典型浸润性导管癌和非肿块型浸润性导管癌,超声需要与乳腺良性肿瘤以及腺病进行鉴别,此时需结合各方面的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或通过短期随访观察其变化。

总结

好了,总结一下,典型的浸润性乳腺癌表现包括低回声实性肿块;边界不清、形态不规则;纵横比>1;伴有后方回声衰减;微钙化;肿瘤内部血流信号丰富,阻力指数(RI)常大于0.7,硬度较大;腋窝可伴有异常的淋巴结等特征。不典型的浸润性导管癌表现为类圆形肿块,边界清晰,形态规则、血供不丰富,甚至无血流信号,后方回声增强等特征,对于非肿块型浸润性导管癌,超声表现为不均匀低回声区域,边界欠清,伴或不伴有血流信号。对于非典型乳腺癌和非肿块型乳腺癌超声存在误诊或低估的情况。

◆◆◆◆◆

看完文章,意犹未尽?经典医课请扫码查看,更多课程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白球鹰团队

只做有价值的医学原创内容。

1
查看完整版本: 超声如何诊断乳腺浸润性导管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