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国家癌症中心/中医院邢念增
作者简介邢念增,医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
国家癌症中心/中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全国*协委员、全国*协科教卫体委员会委员。担任国家卫计委泌尿外科内镜诊疗技术专家组副组长、中国医师协会泌尿外科分会副会长兼总干事、中国医促会泌尿生殖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泌尿腔镜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委员,《中华医学杂志》、《中华泌尿外科杂志》及《临床泌尿外科杂志》编委等学术职务。
擅长泌尿系肿瘤的诊治及泌尿微创手术。年评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先后承担多项国家及北京市重要课题。获北京市科技进步奖、教育部高校科教进步奖、华夏医学科技等近10项。
本研究是一项来自日本的单中心研究,回顾性分析了年7月到年4月HirosakiUniversity的例行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radicalprostatectomy,RP)及双侧盆腔淋巴结清扫(pelviclymphadenectomy,PLND)的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
研究方案根据D’Amico分级系统筛选出符合局限高危前列腺癌的例患者,根据患者术前是否接受低剂量磷酸雌二醇氮芥(estramustinephosphate,EMP)治疗,将其分为试验组新辅助内分泌化疗+RP+PLND(EMP组)及对照组RP+PLND±新辅助雄激素剥夺治疗(androgendeprivationtherapy,ADT)(Non-EMP组)。
新辅助内分泌化疗方案为低剂量EMP(mg/天)+GnRH激动剂(亮丙瑞林或戈舍瑞林)或拮抗剂(地加瑞克),术前应用6个月。
该研究的主要目的是评估低剂量EMP新辅助内分泌化疗是否能改善RP术后高危前列腺癌患者的总生存率(overallsurvival,OS)。次要目的是评估RP术后无生化复发生存率(biochemicalrecurrence-freesurvival,BRFS)及病理学结果。
研究结果研究纳入例局限高危前列腺癌患者进行分析,其中EMP组例,Non-EMP组例。两组患者的年龄和初始PSA无统计学差异,但是活检时GS评分(Gleasonscore,GS)和cT分期(ClinicalTstage,cT)在EMP组更差。中位随访62.9个月,低剂量EMP新辅助治疗显著改善了高危前列腺癌患者的10年OS(97.8%对89.5%,P=0.)(图1),并且显著改善了患者的10年BRFS(79.2%对56.1%,P0.)(图2)。此外,EMP组显著降低了高危前列腺癌患者的切缘阳性率(7.6%对36.7%,P0.0);降低了肿瘤分期,提高了达到pT0的患者比例(9.2%对3.4%,P=0.)。EMP组对淋巴结累及有改善趋势,但未达到显著差异(1.1%对1.7%,P=0.)。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均显示新辅助内分泌化疗是OS的独立预测因素。
图1十年OS
图2十年BFRS
点评既往研究已经证实,前列腺癌根治术前的新辅助内分泌治疗可以降低肿瘤病理分期及切缘阳性率,但不能提高BRFS或OS。本研究来自和我国人种相似的邻国日本,采用ADT联合低剂量EMP的新辅助内分泌化疗方案联合RP+PLND,不但改善了高危前列腺癌的病理学结果,更同时提高了患者的BRFS及OS,说明高危前列腺癌新辅助内分泌化疗是一个值得高度重视和进一步探索及研究的问题。
当然,本研究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研究为回顾性研究,样本量较小,存在选择性偏倚,随访时间相对较短等。该研究入组时间近20年,Non-EMP组患者自年开始入组后,至年入组达到高峰,此后纳入的患者逐年减少;EMP组自年开始纳入患者,此后入组患者逐年增多。研究入组时间跨度较大,手术治疗方案变化也随之增大,而近期随着微创外科的发展,外科技术也有较大改善。两组患者的中位随访时间也有显著差异,Non-EMP组明显长于EMP组。此外,该研究也未对新辅助内分泌化疗的不良反应及其对手术的影响和相关并发症进行评估。目前,尚需要大型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来证实含EMP的新辅助内分泌化疗方案在高危前列腺癌治疗中的价值。
名词解释:
D’Amico高危前列腺癌:满足下列因素之一,PSA>20ng/mL;GS评分≥8分;cT分期为T2c或T3。
参考文献:
FujitaN,KoieT,OhyamaC,etal.Overallsurvivalofhigh-riskprostatecancerpatientswhoreceivedneoadjuvantchemohormonaltherapyfollowedbyradicalprostatectomyatasingleinstitution[J].InternationalJournalofClinicalOncology,.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