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传宋朝熙宁6年夏季,大雨滂沱,河水猛涨,泥沙淤塞,冲毁房屋,淹没农田,弄得沿河两岸村民们流离失所,无家可归。雨停水退后,沿河两岸的村民甚至牲畜大多患上了同样的一种病,整天拉稀。由于当时医疗条件很差,没有人知道得的是什么病,一时间,闹得人心惶惶。
在芷江新店坪镇白马滩村有一张姓的后生,全家也患上这种病。就在那一年,左邻右舍的猪也都病了,惟独他家的猪没有发病,全家人甚觉奇怪。原来,他家常用房前屋后的鱼腥草喂猪。难道是猪吃了鱼腥草的缘故于是,全家人也试着挖鱼腥草吃。果然不出三天,全家人的病情大为好转。
就在人们对这种病一筹莫展时,姓张的后生手持一把鱼腥草,对村里的人们说:“这种草大概可以治这种病,大家不妨试试看吧。”村民们半信半疑,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死马当作活马医”,结果,凡服食鱼腥草的村民,病情大见好转。消息很快传遍了沅洲各村,所有染病之人全都因吃了鱼腥草把病治好了。
从此,当地村民对鱼腥草珍爱有加,它虽然有股鱼腥味,但稍加处理就可做为味美食材,或凉拌,或烹炒,或与其它食材炖煮,制成各种美味佳肴,既大快朵颐,又清热解*,有很好的药用功效。就这样,鱼腥草做为药食两用的佳品一直沿用至今。
鱼腥草
戢菜、臭猪菜、臭耳根、侧耳根、鱼鳞草。
多年生草本,高20-40厘米。生于田边、路旁山谷阴湿处。全株有浓烈的鱼腥气。根状茎有节。叶互生,心脏形,长3~8厘米,表面绿色,背面紫红色,叶柄基部有鞘状托叶。夏季开花,穗状花序与叶对生,有4片白色的总苞片,很像花瓣。蒴果近圆形。夏秋采全草,鲜用或晒干。分布于长江以南各省。
辛,微寒。
清热解*、消痈排脓、利尿通淋。用于治疗:扁桃体炎、肺炎、肺脓疡、气管炎、泌尿系感染、肾炎水肿、肠炎、痢疾、乳腺炎、蜂蜜组织炎、中耳炎。
肺痈肺胀疡。
药方组成:鲜鱼腥草60克,鸡蛋1只。
用法:先将鱼腥草用冷水浸泡1小时,水煎一沸(久煎则降低药效),去渣,加入鸡蛋,搅匀生服,日服1剂,连服20天
肺痈肺脓疡。
药方组成:鱼腥草30克,臭牡丹根30克。
用法:先将臭牡丹根水煎40分钟,加入鱼腥草再煎一沸,去渣分2次服。每日1剂,连服15天。
肺炎。
药方组成:鱼腥草30克,大青叶20克,田边菊30克。
用法:先将大青叶、田边菊水煎30分钟,加入鱼腥草煎沸,去渣分2~3次服,每日1剂,重症2剂,连服2~3天。
白日咳、风热咳嗽。
药方组成:鱼腥草30克,*荆子15克,六月雪15克,白糖10克。
用法:先将*荆子、六月雪加水煎40分钟,加入鱼腥草煎一沸,去渣,再加入白糖搅匀,分3次服。连服5~7天。
急性扁桃体炎、急性中耳炎。
药方组成:鱼腥草30克,蒲公英30克,皂刺9克。
用法:先将蒲公英、皂刺加水煎30分钟,加入鱼腥草再煎5分钟,去渣分2次服。
急性膀胱炎。
药方组成:鱼腥草根10克,灯心草10克,车前草30克。
用法:水煎服。
细菌性痢疾。
药方组成:鱼腥草30克。
用法:用清水泡1小时,文火煎沸去渣服。
肺脓疡成痈期胸闷咳吐脓痰。
药方组成:鱼腥草30克赤小豆30克,芦根30克。
用法:加水煎3次,分2次服,每日1剂,连服5~7天。
推荐:更多民间中医健康资讯,长按手指扫描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