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医生研发尿液DNA甲基化诊断技术
10月16日至18日,由广东省医学会主办、中国膀胱癌联盟承办的中国膀胱癌高峰论坛在广州举行。记者从会上了解到,国内首创尿液DNA甲基化诊医院应用,无创试剂盒预计明年可以推出。
通过该方式,只需取尿样,能无创检测膀胱癌,或用于怀疑上尿路肾盂输尿管肿瘤、膀胱癌手术后需要定期膀胱镜检查的病人,减少活检的痛苦。
数据显示,目前膀胱癌居中国男性泌尿生殖系恶性肿瘤发病率第2位,发病率呈逐年增长的趋势。胰腺癌是一种恶性程度很高,诊断和治疗都很困难的消化道恶性肿瘤,约90%为起源于腺管上皮的导管腺癌。由于七八成膀胱癌发现时已是中晚期,5年生存率
膀胱癌通常发病较隐蔽,而手术后复发率高,需要有效的早期诊断技术和密切的病情监测。目前,就膀胱癌的诊断和监测而言,作为金标准的膀胱镜检查+病理活检是一种有创检查方式,存在着术中损伤泌尿系统及增加患者痛苦的可能。
而无创的尿液检测方法如尿液脱落细胞学及染色体荧光原位杂交(FISH)等在敏感性和特异性上则仍不够理想,难以满足临床需求。
针对此不足,中医院副院长林天歆教授和*健教授团队通过对膀胱癌相关测序数据进行联合分析,最终开发出尿液DNA甲基化检测诊断膀胱癌的新技术——尿液无创检测试剂盒UriFind。
林天歆介绍,与目前膀胱癌的相关检查手段相比,甲基化技术在对早期、微小、残留和复发肿瘤的检测上显示出巨大优势。对于早期及微小肿瘤,甲基化技术高度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将显著提高早期及微小肿瘤的诊出率,降低漏诊率,从而有利于肿瘤的早诊早治。
无创试剂盒的准确性如何?研究人员针对有血尿怀疑膀胱癌的病人,用约50毫升尿液检测DNA甲基化,模型辅助判断是否可能有膀胱癌。过往研究发现DNA甲基化变化发生在癌症发生的前期,而研发团队的研究显示检测模型的整体准确性86.7%,敏感性90%以上,大大优于临床常用的脱落细胞学或FISH的检测。
这意味着,该方式尤其适合极早期影像看不清或扁平病灶的膀胱癌,或者怀疑上尿路肾盂输尿管肿瘤的病人,同时膀胱癌手术后需要定期膀胱镜检查的病人也能使用,减少活检的痛苦。
据介绍,这项技术已获得了欧盟CE认证。预计明年可以在国内上市并全面铺开推广使用。
专家提醒说,出现顽固性上腹痛,疼痛放射至腰背部,夜间明显,仰卧时加重,而蜷曲或前倾坐位可使疼痛减轻等,则高度提示胰腺癌,需进一步做实验室及其他辅助检查。目前根本的治疗原则仍然是以外科手术治疗为主,结合放化疗等综合治疗。
手术治疗的规范化是提高肿瘤诊治水平的重要环节,但由于术者习惯及不同医疗条件下治疗策略选择差异等原因,膀胱癌手术治疗长期以来仍难以形成较为详细统一的实践规范。
此次会议上,《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手术专家共识》及《根治性膀胱切除及尿流改道手术专家共识》2份专家共识接连发布,从术前评估、手术决策、手术规划、手术操作、麻醉处理及围术期管理等方面,全面地为膀胱癌手术的临床实践提供参考和指导。与会专家表示,共识的发布将有助于广大泌尿外科医师更为系统地理解膀胱癌手术的理念和理论技术体系,进一步推动膀胱癌手术治疗在我国临床实践中更为规范、有序地开展,从而达到使患者最大获益的最终目标。
统计发现,50岁以上的新发糖尿病患者中,大约1%的患者在3年内被诊断为胰腺癌。
另外,以下也是胰腺癌的危险因素:吸烟;饮酒;职业暴露(长期接触某些化学物质如F-萘酸胺、联苯胺、炔化物等可能都与胰腺癌发病率有关,但发病机制还需进一步研究);慢性胰腺炎;糖尿病;遗传因素;肥胖。
新快报讯记者黎秋玲通讯员张阳于浩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