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骨髓移植一年多了,现在依靠血浆置换维持生命,这一年来我们没有回过家,实在坚持不住了,再不回家,连买车票的钱都没有了。医院,患儿温士豪的母亲霍海霞说起孩子的近况紧锁眉头。
温士豪今年12岁,来自河南开封杞县官庄乡。他从小特别喜欢看书,学习成绩优异,年级多名学生,他的成绩总是在前5名,奖状贴满了家里的一面墙。然而在年12月,士豪正在认真准备期末考试,却出现持续高烧,打针吃药都不管用。父母带着医院医院,确诊为再生障碍性贫血。医生建议他们进行骨髓移植,由于家庭条件有限,士豪的父母选择了暂时输液的保守治疗。
然而,这个病越拖越严重。年9月,医院复查,结果显示他的骨髓造血面积由30%降低至15%,再不做移植,就会有生命危险。父母再也不敢耽搁,借遍亲朋好友,终于凑够移植费。经过检测比对,7岁的妹妹小茹(化名)和士豪配型成功。
手心手背都是肉啊!这个结果让我们既兴奋又矛盾,一方面是儿子有救了,另一方面女儿还那么小,我们对不起女儿。霍海霞哽咽着说。医生告诉他们,健康的孩子捐献造血干细胞对身体不会有影响,他们心里才踏实一些。
小茹只有30多斤,如果要提取她的造血干细胞,孩子必须增重。为了救比自己重一倍还多的哥哥,小茹增重了10斤,每天吃很多东西,撑到难受也不停止。我只想哥哥赶紧回来,陪我一起玩。小茹坚定地说,我也不怕打针的。
听到女儿的话,霍海霞偷偷擦眼泪。在女儿的努力下,霍海霞终于在年1月2日,将士豪送进移植仓。
因为士豪之前保守治疗两年,耽误了最佳时机,因此孩子在移植仓内一度出现了休克。所幸医生抢救及时,把士豪从死亡线上拉回。经过22天治疗,士豪的血象和白细胞达到出仓要求,在重症监护室观察半个月,士豪病情稳定出院。
之后是病情不断的反复。孩子先后出现了膀胱炎、又感染巨核病*,呼吸困难,医院直接下达病危通知书。母亲不敢接受事实,拒绝签字。他爸那个时候已经在村里给儿子找了一块墓地。想起黑暗无助的日子,霍海霞泣不成声。
就在家人准备放弃的时候,权威专家来到这里坐诊,听说了士豪的情况,专门去看了下。专家说,士豪之所以感染病*,是因为免疫系统脆弱,现在需要再次输入淋巴细胞,帮他躲过一劫。为了哥哥,妹妹小茹再次来到北京为士豪捐献淋巴细胞。
妹妹的干细胞,给了士豪活下去的机会。士豪抵抗着肺部的真菌感染,肾部长期服药带来的损害、血管病等等,从未倒下。孩子受罪了,他很坚强。霍海霞说,就是这病太花钱了,去年我们花了万,今年50多万。一半以上都不能报销。我只想把孩子的病治好,一起回家,但太难了。
就在6月底,父母手中只剩下买回家车票的钱。如果再不回家,他们将面临着露宿街头。可因为疫情在京的情况,他们想回家也回不去。可如果留下来,他们走到这一步,已经山穷水尽。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了,不是万不得已,我们也不想麻烦大家啊。士豪母亲哭着说。